还在除夕前一天来问了海珍这个同乡对她的印象如何。
海珍自然是毫不避讳的将她们之间发生的龃龉和盘托出。
再加上她与海晏对钱邕的猜测,后来在海珍的描述中,钱邕就成了不知从何处得知了秦玼身份想要攀高枝的无耻之徒。
当然,海珍也并不觉得自己的形容有问题,完全是实事求是。
海岱眼中闪过浓浓的厌恶,对于能做出对有妇之夫公然示爱的行为的人表示强烈的鄙视。
“孩子,你不要因为这种人而迁怒女婿,他是个好孩子,舍弃了尊贵的身份跟着你,你可不能辜负她,咱们海家还从来没出过无情无义之人。”
此话一出,海珍在恨不得指天立誓之后,突然仿佛划开一层迷雾一样恍然大悟,为什么前几天回来之后秦玼就时不时的露出带着点愁绪的表情,被她看到还推说是想家了。
看来症结所在一直是这个啊。
海珍都快恨死自己的粗心大意了。
正巧海岱找她本来就是为了问钱邕的事,既然聊完了,出了书房门后,海珍就一路小跑去找了秦玼。
这对小夫妻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只知道隔天除夕当日,当她们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又恢复成了蜜里调油的状态,而且好似比以前更黏糊了,就连海晏这对见了,也直呼受不了。
海晏的夫郎是著名学术世家朱家的儿郎,当初嫁给海晏都算是下嫁了,毕竟海晏虽然身份上与其不相上下,但是却还是个无功名在身的白丁,若不是他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朱家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
索性朱小郎嫁过来之后,娘子对他千依百顺,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再加上海家家风正,岳母岳父都很慈爱,对他想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他再过得很是舒心。
从娘家到婆家这辈子就一直在蜜糖罐里,或许唯一算得上是人生路上的坎的,就是这次生产了,结果就差点把小命搭进去。
不过幸好还有贵人相助,娘子失散多年的小妹从天而降一般的即时送上仙药。
除夕当日,家里有官职和诰命的几位一早就去皇宫里请了安,还从进了宫的海侧君那里带回了给海珍的礼物,到了晚上一家人才有空围坐在一起守岁。
一屋子人在少了地龙的暖房围成两拨,海岱的夫郎、朱氏和秦玼三人围坐在二位老人身边哄着刚满月的海熙,四个女郎则坐在海老太君的另一侧。
除了长房海岱在京城任职以外,海老太君的其他两个女儿都在外地任职,各是一方大员,孙女也是各行各业的翘楚。一家人分散各地,交通不便之下很难见一次面的。
“你们看熙儿长得像谁啊,都说女儿像父,男儿像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