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海珍只好认命的将头高高昂起,同时视线也随之上移,只见一名带着岁月洗礼,威严与柔和并存的面容映入眼帘。
孙内使的五官较硬朗,特别是嘴角的法令纹,显得这个人极不好相处。
当然,这是不熟悉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
可实际上如果仔细看去,这人却有一双极其温柔的眼睛,带着包容万物的从容,当她看着你的时候,会有种老虎注视幼崽的矛盾感。
而此时这双眼睛却震惊的看着海珍。
不过孙内使到底是孙内使,很快就回过神来,看似若无其事的清了清嗓子。
“钱,海珍接旨!”
不止海珍一家,除了孙内使外,几乎所有人都在好奇 。
而除了其他人之外,海家的人还记得刚才她家主人说的,有可能让她们见到既有封官又有赏赐的情况,所以大家都在好奇。
其后发生的事,果然不出海珍所料。
圣旨大意是海州山礁村人士钱海珍,做了一件对江山社稷有功的事,对此加以封赏,现在封海珍为太仓令,归属司农下辖,另外考虑到她能力的特殊性,特批她可以在家乡任职,另外还赏赐了钱粮布匹等日常用的东西作为嘉奖,希望她以后能对大越的稼穑民生之事有所贡献。
其他人听完之后更费解了。
不过海珍可没有义务为她们解释自己到底为国做了多大的贡献,按部就班的领了旨。
至此现场的气氛才轻松了下来,海澄熟门熟路的领着孙内使进院,好像在自己家似的,而且他人则其他的人海澄可顾不得,招呼带来的人自己想办法,就干脆不管了。
不过海珍可自然不会就这么放任不管的,到底来者是客,安排海婆婆带着两个女儿招待,到底是海家出来的人,还是能应付这种场面的。
一路上孙内使一直在隐晦的观察海珍,越看眼中神色就越舒缓,随后借着海珍带着夫郎去换衣服妥善安放圣旨的时候,这才开口问道。
“小橙子,你和钱娘子是怎么认识的啊?是以前就认识吗?”
海澄和海晏已经对好了词,决定在把海珍忽悠到京城去之前绝不会对外暴露她的身份,以免被人知道是海珍献上的制盐之法后会被世家报复,此时亲近如孙内使问起来她依然是对好的那套可查证的说辞。
“买鱼认识的?”孙内使默默地看了海澄半晌,直到看得人心虚眼神开始躲闪了,方才露出了一个洞察一切的笑容。
“是,是啊,”磕巴了一下,海澄面对阅人无数的孙内使实在是有点顶不住了,“那个,我姐,海晏她也知道的,我们是一起认识升平的。”
孙内使自然是知道他之所以有此一行,完全是因为海晏年后',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