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珍见海晏已经服软了,也不吊人胃口,转身抬起脚步边走边说,“你就不好奇豆子做了豆浆和豆腐,剩下的豆渣怎么处理吗。”说着嘴角挂起一丝微笑。
事情发展到如今,全部如她所计划,怎么能让她不开心。
“怎么处理?”海晏理所当然的道:“你不是说豆渣是‘糟粕’吗,‘糟粕’自然要丢掉的。”
“非也,”海珍重新说了一遍,“我的原话是‘不能说全是糟粕’,既然不全是,那自然还有可利用的价值,有价值而不利用,那是我的性格吗?”
最后一句反问说的无比自然,两人真的就好像姐妹俩闲聊一样,亲昵而自然。
“哦?那你准备怎么办?”海晏同样享受这种气氛,既然拗不过她,那就顺着她好了。
“豆渣再加工一下,对农事有大用处,明年你再过来,秋收的时候我会让你看到至少增加五分的收成。”
如果说献上制盐能让越国震三震,那这句话就是石破天惊!
海晏呼吸急促了起来,她的祖母是大越朝的三公之一,官拜正一品。她的母亲任职为大司农,是九卿之一,负责农桑水利之事,官拜正二品。
所以她从小就不像一般的世家官宦子弟一般五谷不分,反而因为她母亲的官职而对农桑之事甚为了解,自然知道海珍这句话会产生多么重大的价值。
海晏脚步完全抬不起来了,看着几步远外的海珍,声音都有些飘忽了。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海珍见她没跟上来,若无其事的转身一笑,“是不是真的,你明年来看就知道了。”
此时她的表情就跟刚才说起熬盐的时候那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时候一模一样,带着令人费解的笃定。
原本海晏还准备去老村长家的时候询问一些事,结果因为海珍去时路上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弄得她全无心思考虑其他细枝末节的东西。
跟家国情怀相比小家小爱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时海晏恨不得时间能赶紧加速到明年秋收。
不!
她明年春天就要过来,一定要亲眼看到海珍是如何用豆渣让庄稼收成增加的。
回去的路上,海晏回想这一天发生的事,只觉得真是太充实了',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