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出发前老师就说了,让他们直接上他家的宅子住,他们二人是江晏正经收下的弟子,去他家住自然也名正言顺,且江晏自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里头。
京城居大不易,古往今来,一个朝代首都的房价都是那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存在,京城可谓是寸土寸金。
也就是洪江两家宅子买得早,才在东市置办了宅子,现在在东市置办大宅子,有钱是不够的了。
洪逸虽然有些失望他二人不住他家,这几年他亲眼看着这两位同窗一步步成长起来,对于他两他是真心结交的。
想想当初让他对他二人起了好奇的堂弟,上次洪达没考上,如今已经被二爷爷压回涧溪县读书了,他已经很久没听过这个堂弟的消息了。
再想想如今卖得热火朝天的真题解析,他真是乘了姜榆的东风,他爷爷跟他说,只要这次他考得不稀巴烂,他定然能榜上有名的。
所幸虽然洪逸失望他们没法住在一起,但是洪姜两家在东市的距离并不远,只是隔了一条坊巷罢了。
没一会,果然有管事凑上来道:“可是姜郎君和钱郎君?”
姜榆二人就知道是江府的下人来了。
江府的副管事江福早就接到老家阿郎的来信,说这几日要等在码头接两个阿郎的学生,其中一个还是未来的小姑爷,他自然是把家里的客房收拾得一干二净,只等着他二人来住了。
这次不用再去客栈挤来挤去,府里也只有他们几位客人在,平时大家都放低了音量,生怕吵到他二人复习。
姜榆每回看二狗子蹲在她院门口,静静喝茶看书,连添茶都舍不得喊人添,只自己轻手轻脚地去了。
像极了前世报道里全家看电视不敢开音量生怕打扰到写作业的孩子一样。
如今不用住客栈,倒是她二哥不用再忙前忙后,如今闲了下来他倒没有在院子里呆着,这几天天天早出晚归,她二哥也是头一回到京城,如今指不定是找着了什么新的发家致富的道路。
姜榆最不适应的大概就是北方的冬天,现在虽然快要二月了,那风吹过来,还是冷到了骨子里,考试那天穿着几件儿单层的衣服怕不是要了她的狗命。
他们几个没有住在客栈,自然不知道,这次赶考,他们已然成为了众多考生热议的话题。
概因他们一起做的那份真题解析真是前无古人,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弹。
初时只有广省的考生议论,夸赞他们几个,后面其他没听过的考生不服,只觉得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的。
那些拿着解析的考生在生活中并没有和姜瑜他们几个接触过,但是这时候出门在外的,一个自己同省的同乡都显得如此地',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