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籍,并没有大量地印刷,都是买都买不到的,这时候,家里有书,又愿意借给你的人,那简直就是神仙朋友。
洪逸就是这样的一个神仙朋友。
这几天姜瑜看了以往乡试的考题,发现基本上都有关于农业的问题,这个也很好理解,毕竟这很贴近以后当官的需求。
若是考上举人之后,就去当小官,日常接触的,自然大概率绕不开农业,若是进一步进士登科,也有很大概率会被外派任一方父母官,不了解农桑怎么管理一方土地?
所以乡试绕不开关于农业的问题。
但是她对于农业真的不了解,你要说律书,有理有据,只需要熟读背诵,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
这农桑…她对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也没多了解,对于农业的历史还有现在的水平都不了解,更别说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可能连题目都理解错了。
所以她把市面上有名的《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都看了,但还是不得其法,农业相关方面的技术她是了解了,但是总觉得自己组织不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来,小钱对此也了解不多,一时之间,她觉得她仿佛踏进了瓶劲期。
洪逸看了她的答案之后:“三郎,你这对策不能从种植,治理田地这类技术的层面来看,你是不是只看了《齐民要术》这类的书籍了?”
姜榆对此不得其法,这洪师兄一看她的答案就知道她看了什么书:“对,洪师兄,我老觉得我这答案很不得劲,看起来怪怪的。”
这时候也没什么参考答案,她只觉得自己错了,但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洪逸笑道:“你这是看得不够全面了,《齐民要术》讲的多是技术,我们的策问嘛,自然也要技术作为支撑,可是在技术之前还得有农政作为支撑,你写的农政太过单薄浅显,一看就是没有好好专研过农政方面的书籍。”
姜榆只差星星眼看着他了:“对对对,这农政上我确实不知怎么写,只好从看来的技术多多入手,来弥补我农政方面的不足,这农政我却是想不出来了,也没找到这方面的书啊。”
洪逸笑道:“我知道的就有一本正好适合你,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本里面就讲到了农政,开垦,水利,荒政都有涉及,这本比较难买到,下次我回家就带过来借你。”
——!这是什么大夏好院友!
——!好兄弟,你简直就堪比地震了还帮舍友拿电脑的好室友还给力。
这边姜榆他们院儿气氛融洽,隔壁却惹出了事来。
姜瑜也是才知道,当初洪二郎第一次抽风搁院子里念书那天,隔壁的仁兄骂骂咧咧,那人不是别人,是他们广阳府现任知府江讯江大人家的小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