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细一打听,这李二郎可真真是个好人选,吕母心里已经愿意了七八分,翠娘也算是心想事成了。
吕家和李家定亲的时候,李大郎作为大哥,自然也回荷花镇了,自己人说话但也没有和外人讲话那么拘谨,他调侃他家小老弟:“这吕小娘可不就是当初来咱们银楼里发了脾气的女郎吗,如此二弟倒是娶了个夜叉回来,到时候只怕在自己屋里地位不保啊!”
那李二郎刹时就红了脸:“大哥莫要把人家说成甚么夜叉,吕小娘不过是…不过是性格娇了点…哪里就像夜叉了,若是有人这样说大嫂…大哥可会高兴?”想到那吕小娘张扬的样子,他的脸更红了…
人还没娶进来就护上了,以后可怎么了得。
李大郎只觉得被噎着了,他还在担心他家小老弟以后的地位,没想到人家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二郎这是自己乐在其中呢…
…
而姜家这边,烟娘熳娘定下亲事以后,二房就忙着张罗姜榆去府学读书的事儿,别的不着急,最着急的竟是还没给姜榆备一个书童。
宋叔年纪也大了跟了去不合适,再说家里也离不开他,只好再给买一个,吕氏这几天都在牙行挑选,却没有一个满意的。
哎,怪她当初没有早早给三郎准备一个书童,现在三郎都要去府学上学了,别人家都有,她家三郎没有岂不被轻看了去。
再说以后三郎自己一个人在府学一住就是几个月不回家,没个人给他洗衣服帮忙做些琐事,她哪里能放心,只是这几天看来看去,没有一个合眼缘的,吕氏着急上火。
这时候,小张氏却是让姜松驾着牛板车送她来了镇上。
吕氏还奇道,这烟娘熳娘刚定下亲事,这小张氏这几天也累坏了,煊郎也才回荷花镇读书没两天,小张氏怎么这个点儿上荷花镇来看煊郎了。
没想到小张氏这回可不仅是来看煊郎的,最重要的是要见她这个二婶。
打一见面小张氏就热情开口道:“听说二婶这几天忙着张罗给三郎找个书童,依我看,二婶很不必如此忙活,这合适的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二婶只看煊郎合不合适,若是合适,我自没有二话,让他跟了三郎去,他小子能伺候他三叔读书,是他的福分了。”
吕氏没想到这侄媳竟然如此舍得,让她家煊郎给三郎当书童?莫不是天太热这侄媳脑壳不太清醒?
不过这么仔细一想,煊郎倒是合适的,和三郎熟悉,知道三郎的生活习惯,还识得',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