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秀才虽然姓钱,但是他跟姜铎一样,是一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他上的学,他虽然坚信他自己以后定然能考上举人,对于商人的态度很有些看不上。
但是他一个青年秀才的身份在荷花镇是个香饽饽,在县城那些有些底蕴的人来眼里又不算什么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娶县里的商人家的女郎,要么娶荷花镇的商人家女郎。
他还想接着读书就得需要很多钱,他家供他考上秀才已经是十分艰难,再接着供他绝无可能,所以他只好捏着鼻子娶了现在的妻子蒋氏,家里别的不多就是钱比较多。
婚后他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不操心黄白事物,也没赚过一两银子。
一般镇上像他们这种家里就有读书人的人家,家里的孩子开蒙多是在家里完成,到了七八岁才送进私塾里正式读书。
但是像他这样专心科举的人,自己读书尚且觉得时间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给孩子开蒙。
只恨姜兄这边只接收七八岁的孩子,不接收蒙学教育,他家五个儿郎都是先送到更远一点的先生家去开蒙,等到了年纪才送到姜兄这,离家近方便,加上姜铎秀才的身份,银钱贵点没关系,他家不缺钱。
这会子也就是开笔礼需要他这个做爹的到场,加上姜铎秀才的身份,不然能不来他就不来了。
现在虽然来了,但是只想赶紧进入主题,早早结束好早早回去读书。
姜铎对于自己这个老邻居还算有一些了解,知道他急着回去读书,自己跟钱秀才做了多年的老邻居,又都是秀才的身份,按理说应该很聊得来,但是钱秀才不爱结交,一心只读圣贤书,自己一年也没见过几回面,倒是他们的娘子感情倒是不错。
废话不多说,既然钱秀才着急着回去,那就早点开始早点结束叭。
让姜榆站到旁边去,仪式就开始了。
钱小郎先对着书房的孔圣人画像行了大礼,再转过来对着姜铎行了大礼。
只见姜铎把书架上早已经准备好的毛笔,郑重地递给钱小郎,对着他勉励道:“望小郎君日后好好学习,日后学业有成。”
小孩子手又小又软,写毛笔字软趴趴,所以一般孩子开蒙都是只会读会背会看,却不会早早开始学写字,要到进入学堂了才开始学写字,开笔礼就意味着钱小郎已经到了可以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了,正式开启他的学堂生涯。
钱秀才则在旁边嘱咐道:“日后要好好听夫子的话,不准调皮。”
钱小郎君郑重接笔,道:“谨遵夫子教诲,学生定然不负先生期望。”
钱秀才再对着姜铎道:“日后家里这个孽障就交给姜兄了,要是他不听话,姜兄只管教训就是。”
说着把一个装着束脩的荷包递给了姜铎。
姜铎道:“钱兄客气了,你家的儿郎我还能不放心?”这话倒也不是客套,毕竟钱秀才前头的几个儿子也在自己这里读过书,资质暂且不提,平时倒也听话乖巧。
——!
但是现',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