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冬梅的困惑及遥远的记忆
陈默记得,他刚来到诡船上时,从周围乘客的谈话中,零零散散地收集到了一些信息。
这些乘客有著共同的记忆,就是在登上诡船前,都生活在一个避难所中。
每个人记忆中的避难所可能有所不同,甚至连位置都不一样。无论哪个避难所,生活质量都不太好,人们只能苟延残喘地活著。
因此在诡船出现后,这些人才决定冒险登上诡船,寻找新的出路。
现在陈默已经知道这些乘客的记忆並不靠谱,这些人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避难所这条信息也许是真的,但其余的细节就不那么准確了。
比如,他们登上诡船的理由,还有过去避难所生活的记忆都是不准確的。
因为,陈默並不觉得2035年的內海是一片死寂之地,至少人类在陆地上还是能活的,没必要冒险登上诡船,去面对未知的血海。
原因有很多。
1.人类面对血海和污染並未节节败退,他们找到了许多应对污染的方法,甚至制定出了大禹治水计划,人类火种计划以及计划。虽然这些应对方法没办法坚持数十年,但陈默觉得以人类对逆模因的研究速度,坚持到2035年是没什么问题的。
2.陆地上耕种面积大,物资也更加丰富,总比依赖那隨机靠岸后获得的物资要靠谱。
如果陈默是张麻子和方卫平他们,他就不会登上诡船,比起在血海中寻找那虚无縹緲的希望,
还是留在陆地上,一点点重建陆地文明更靠谱。
但这些乘客偏偏登上了诡船。
所以,这些乘客冒险登上诡船,一定有別的理由。
陈默思索著,他还想到另外一种相反的可能。
“在中海和外海,人类想要留在小岛上,只有去信仰异常体,接受异常体带给他们的知识才行。”
“难道在內海的陆地上,也遵循这一条规则吗?陆地已经被污染了,人类无法长时间待在陆地上,最后被强制篡改了记忆,被赶上了诡船?”
但这个猜测又和刚才陈默推测的“2035年內海的人类可以对抗末世污染”的推测相悖。
人类都不能在陆地上长时间停留了,就说明2035年的人类处境非常差,已经和外海和中海的状態相同。
“所以內海的状態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人类文明彻底毁灭的情况,徒留一个陆地,人类无法长时间待在陆地上,被规则驱赶登上诡船。”
“第二种是人类文明没有被彻底毁灭,那里依然是我所嚮往的末世彻底降临之前的年代,这些乘客会登上诡船,是因为其他未知的原因。”
第二种可能是陈默所期望的。
“可惜,无论是张麻子还是冬梅,船上所有的乘客的记忆都不准確,我没办法从他们的口中问到他们在避难所时期的准確记忆。”
就在陈默刚这么想时,在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培培说话了:“很抱歉打扰你,陈默船长,冬梅好像有事找你,她就站在驾驶舱外面等你。”
“没事,我也只是在开船的同时胡思乱想罢了,不是什么要紧事。”
陈默摇了摇头,只要没有乱七八糟的污染干扰他,开船就变成了一件非常舒服和简单的事情,
血海很宽,他也不用像以前开车那样要看红绿灯和过往车辆。
这种放松的开船状態下,他的大脑就会开始將以前得到的信息整合,做一些推测。 但这些推测都没有確切的证据,也只是推测罢了。
陈默鬆开舵轮,將驾驶权交给培培,然后走出了驾驶舱。
陈默和冬梅来到甲板上。
水手们上午的锻炼和清扫工作已经完成,甲板上空无一人,只有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將甲板上的温度一寸一寸地升起来。
俩人走到申板侧边的躺椅附近。
“就在这里说吧,吹吹风,也许会让你更加放鬆。”陈默坐在了躺椅上,舒舒服服地躺下,太阳伞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让他在感受愜意的海风时,免於被阳光直晒。
冬梅没有坐下,她的眉头就没有放鬆过,整个人像一只受惊的老虎,缩著站在阳光下,无论多么灿烂的阳光,都无法驱散她眼底的阴霾。
陈默盯著冬梅变成飞机耳的老虎耳朵,觉得“受惊的老虎”这个形容不是很准確,毕竟受惊的老虎是有可能暴起吃人的,不如就换成“受惊的大猫”这样的形容。
“冬梅,你的精神状態不是很好。”陈默率先开口问,“是上一次的攻击,给你留下阴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