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跑了这么多趟山里,就算是戚长夜也难得有些不想动弹,虽说进镇的路程也不算近吧,但好歹还是比较平坦的,只要顺着那条道路走就是了。在山里面则时不时地要登个坡爬个高,还要时刻紧绷着周围的动静注意着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突然窜出来的蛇虫鼠蚁,戚长夜回来时就瞧着了条大王锦蛇,尾巴甩动几下就在他面前游走消失不见了。
因着手里的两大桶鱼,戚长夜也没有去捉。
赵岁岁手脚麻利地给他递了碗水来,戚长夜接过抿了一口,水温适宜还带着丝丝甜意,戚长夜抬眸看了赵岁岁一眼:“放糖了?”
赵岁岁点头:“嗯。”
戚长夜:“谢谢。”
用的是他第一次去镇上时买回来的糖,当时他共买了两份,给戚奶奶那儿送了一份又给自家留了一些。一部分留着做菜提鲜,剩下的则想着让赵岁岁和戚桐没事时冲开当糖水喝了,只不过这两人都舍不得东西,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着少。
“别只我喝,你们两个也一人喝上一碗。”戚长夜看赵岁岁的样子就知道他总共就只冲了一碗。
赵岁岁刚要摆手拒绝,就见戚长夜沉下脸来:“听话。”
赵岁岁没有被他唬住,他清楚戚长夜只是做做样子,但仍旧是点了点头,应了声“好”。
天气转凉,秋风也渐渐吹向了杨溪村,以往他们能在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坐到深夜,现在不过是傍晚时分就已经能察觉到阵阵凉意了。
赵岁岁去灶房忙活晚饭,那只野鸡并没有被杀,赵岁岁用了个大背篓将野鸡扣住,上面压着块往年戚家人用来腌酸菜的大石头,沉甸甸地也不担心野鸡会跑。
晚上当然吃的是鱼,戚长夜从缸里挑了两条半死不活的交给了他,看那样子就算不吃今晚也得进他的空间,赵岁岁到一边去处理了,只留下戚长夜自己站在几个大缸水桶前,一条一条地将刚翻肚皮不久的鱼们收到空间里面。
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六条,连剩下的活鱼的零头都不到。
赵岁岁并不清楚鱼的具体数目,或许他刚刚在家曾清点过一番,但就算知道也只清楚戚长夜前面两趟带回来的。戚长夜最后一次进院就将带回来的两桶鱼中的一部分混到了前面几个木桶里面,这样赵岁岁就察觉不出鱼的数量会有减少、自然也不会因此产生怀疑了。
刮净鱼鳞挖去内脏,放到一边的树叶上等着当做肥料填埋,戚长夜揪着大头的耳朵将它从灶房里扯了出去。
这几个小家伙什么都好,就是爱往灶房里钻,或许它们也知道那里放着好吃的东西,有一次大毛竟趁着他们睡着偷偷钻进了灶膛里面,蹭了一身的柴灰出来。
惹得不爱说话的戚长夜都揪着它的耳朵警告了好几句,也不管它们能不能听懂,反正他的态度是传达到了,赵岁岁当时恰好端着个盆子路过那里,没忍住在原地站住停下脚步看了半天。
&ash;&ash;戚长夜一边给它洗澡一边戳它的脑门问它“听没听到”,大毛就在水盆里呜呜嗷嗷地挣扎着,这小东西不爱沾水,趁戚长夜拿棉布的功夫猛一甩毛兜头甩了戚长夜一脸的水。
赵岁岁差点就笑出声了,好在他反应及时憋了下去,急急忙忙地端着盆子走了。
等他回到屋子里低头看见晃动的水面才意识到自己的表情&ash;&ash;倒影里的人明明生了双圆圆的杏眼,却已经快弯成月牙儿般的弧度了。
后来戚长夜就给灶房的门加了道锁,戚长夜将其叫做“插销”,具体的赵岁岁也不太明白,反正是个非常灵巧的小部件,要进屋时只要用手拨动下木棍就能将门打开,急的大头大汪它们只能在灶房门口嗷嗷叫唤。
赵岁岁熟练地将鱼改刀,斜切出一片一片的纹路出来,添了些调料后热锅倒油,等油热了便将鱼下锅简单煎炸上一下……人一专注起来时间就会过得极快,等鱼肉做好赵岁岁回过神时门口早已听不到几条狗的叫声了。
他将火熄了走出院子,在前院找了一圈儿也没听到声音,大门仍旧好好地关着,便又朝着后院的方向走了过去。
“大毛,咬住!”戚长夜的声音从菜园旁的空地处传了过来。
是戚长夜正在训狗。
“戚大哥,要吃饭了。”赵岁岁叫他。
几只小狗终于盼到了救星,四双眼睛都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