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镇上有些朋友,也能托人去守城的衙役处打听上几句,今日不是赶集的日子,想来进镇的百姓也不会很多,是与不是一问便知。”
他们不能硬闯进屋里找人,否则哪至于这般浪费口舌,冯老爹要是一口咬死两人不在他们还真的有些难办,好在这样一问冯老爹便已经开始慌了,在听到安胎药三字时更是脸色煞白。
他支支吾吾地不知该如何是好,戚大伯终于反应了过来,厉声问他:“姓冯的,你们究竟把我家渔哥儿弄哪儿去了!”
戚家人不惧怕将事情闹大,但有的事情却必须占理,这样就算到了村里面到了镇子上也有话可说,戚长夜在癞子家是这样做的,戚家人在冯家村也是这样做的。
一时间连冯家村的一众想帮着冯大河家撑场子的村汉都面面相觑。
冯大河从院后走了出来:“我在这里,你们别为难我爹了。”
事情肯定是瞒不住了。
正如戚家人猜测的那样,冯家人今日哪儿都没去,冯大河得知了村人急匆匆跑来报的信,急急忙忙和冯家人一起将戚渔藏了起来,戚大戚二在灶房里找到了柴火堆中的被死死捆住手脚的戚渔,见着人的模样当场就红了眼眶,一拳头朝着冯大河的脸就砸了过去。
戚渔身上处处是伤,裸露在外的手臂上满是青紫,戚大伯昨日见他的时候戚渔穿了身长衫长袖,他自然没看出什么来,今天他们来的突然冯家人顾不得遮挡这些,那些伤口便被暴露在了阳光之下被一览无余。
手臂上一条条鼓起的凛子,有些甚至已经破皮流血,青紫交叠的竟同在癞子家柴房里的赵岁岁也没什么差别,显然不是区区一两日就能造成的伤痕,可想而知戚渔在冯家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日子。
戚大戚二与冯家人打成一团,连戚大伯都上去踹了冯老爹几脚。 戚长夜倒没动手,而是拎着棍子站在了大门口,像尊门神一般杵在那里,想进去帮忙的冯家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了半天,硬是谁都不敢往前走上一步。
第22章
戚长夜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戚渔与冯大河成婚多年,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连后成亲的冯老二都当了爹爹……冯大河心里滋味可想而知。
冯老爹整日抱着老二家的孩子走来走去的,时不时地还会掏几个铜板给老二家孩子添置些东西,虽说老头花的都是自己的银钱,但冯大河总觉得那些东西日后必定会落到自己手里,只是目前由着他爹暂为保管罢了。
他们早晚都会有分家的那天。
对冯大河来说,老二家孩子就是来帮着撬走冯老汉的钱财的。
戚长夜:“……”。
戚长夜很想说能撬走什么?撬瘸了一个腿的立都立不稳的桌子?还是你家灶房里的那些年纪比你爹都大的锅碗瓢盆?
起初冯大河与戚桐的感情还算不错,但在一天天的油盐酱醋中也消磨了个七七八八,无子一事如根尖刺一般横亘在二人中间,直到后来……
“直到今年,渔哥儿终于怀上了孩子。”
戚大伯瞪圆了眼睛,转头看向坐在戚大身后的戚渔,想说“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毫不知情”,嗫嚅了半天却也没能出声。
他看着渔哥儿瘦弱的身躯,一瞬间像是懂了所有的事。
年初就怀了孩子,却一直没来家里报喜,因为什么还用说吗?
没保住呗。
冯家活多,冯老太自冯大河成婚后就彻底做起了甩手掌柜,一点活计不做只专心盯着家里的银钱,冯大河也是个爱偷懒的,家里的大事小情全压在了戚渔的身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忙活,从田里回来还要挑水劈柴去河边清洗全家的衣物……老二家的仗着孩子也推三阻四,戚渔上山捡柴回来时不甚踩空跌了一跤,他的孩子也彻底没了见人世的机会。
在那日之前,戚渔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了个孩子。
冯家人对此又惊又怒,怒他不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将流产的事情一股脑地全部怪在了戚渔的头上,惊的是怕这事儿被戚家人知道得罪岳家。虽说戚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杨溪村比冯家村要富庶上不少,戚家人多还比较团结,真闹起来肯定会是他们冯家人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