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情绪缘故,就不免牵连到现实几分。
仗着叛军中颇多朝中士族世家,沐羽反了的当天就直接到手了大批处于各世家掌控中的地盘,北地尽归掌控之中。沐云书朝中根基不稳,培养的下手又都是些新人,只得带着徐氏的残兵败将匆匆跑去了南地。若不是沐羽本来就没想过要这货的命,故意在指挥决策时放水装傻放跑了他,估计这小皇帝几天内就得直接被人给抓回来邀功。
不过话虽如此,沐羽自己这边也没比沐云书那边情况好上多少就是。
他嘲笑沐云书残兵败将、根基不稳,实则盘根错杂的叛军这方比起对方那里实则更加脆弱。若沐云书还能仰仗一下他自己培植起的世家外戚,靠着他们的忠心有朝一日打回北地,沐羽就完全只能靠着往日残存的一点威信镇着这帮乌合之众,好让他们还没在取得完全胜利前就因内讧先自取灭亡。再加之当日沐云书跑的匆匆忙忙,不少忠君老臣根本不知宫变一事,等到明白了外面闹闹哄哄的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这帮手无寸铁的老家伙们也只能干瞪着眼,做什么都无事于补了。沐羽招待着手底下那些乌合之众,还得低着头被这些个老臣骂的狗血淋头,简直惨的不行。
当然,哪里都少不了喜欢溜须拍马逢迎之辈。眼见着这几个老臣一日比一日过分,就有人眼睛一转,自作聪明把人全都给抓了下狱,然后喜滋滋地跑去沐羽面前邀功。
本来沐羽就没打算把这些带头出来闹事儿的硬茬给杀了,毕竟其中还是很有些骨气才干之人,这么眼睁着看他们作死实在是愁人。结果刚烦了没多久,就有人赶着给他来递枕头,简直高兴得不行,赶紧把这帮硬骨头统统给丢进了大牢里,省得哪天自作主张一头撞死在自己面前,想想就郁闷。还不如丢进牢里方便统一管理,届时嘱咐一声管事儿的好好款待,别把人弄死在牢里省得到时候说出去丢了皇帝面子,想来那走马上任的新任大理寺卿总不至于要和自己顶头上司对着干。
想来想去,沐羽觉得这想法简直完美,只可惜了现在这大理寺卿不是以前那个。
……对,不是陆霄。丫早在宫变那日,见势不妙脚底抹油索性直接跑了。反正他无牵无挂孤身一人,沐羽也没想着将他按在自己手里&ash;&ash;毕竟沐云书为数不多的金手指被困在京城了,还怎么接下来后面的剧情?就干脆放跑了丫。
结果当然就是如今无法报当日深仇大恨。
思及当初陆霄怎么挑衅怎么来的行为,沐羽莫名觉得一阵巨亏。好在他看的还算开,很快就放下了这事儿,转头开始专心致力于如何更快的搞垮起己方势力来。
第89章 成为摄政王(三十五)
话是这么说, 但沐羽觉得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动手。
俗话说得好,创业易守成难。他眼前这帮因利益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不需要什么外力的强摧, 只需要内部挑拨一番,让他们自己先内讧起来,就能轻易打散掉这个集团。
换言之,若是让沐羽来管理这些人辛苦维系表象,说不定比起让他们自取灭亡还更难一些。
于是他就干脆当起来他们理想之中的“君主”来。
表面装出一副勤恳模样, 实际上却能偷懒则偷懒,顺便督促枫叶利用手里的人脉将那些心存反意的大臣全偷偷放跑, 让他们好跑去南地投奔那里的沐云书。随后又装模作样的发了篇檄文声讨沐云书, 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将这事情闹得连匈人都知道了个一清二楚,尽可能地将自己表现得如同个不谙政事的笨蛋一般。
沐羽心里清楚,沐云书这人虽然刚愎自用了些, 但在某些时候却机灵得不行。自打上次死里逃生,跑去了南地得到了些世家支持, 就仿佛开了脑筋似的,人也学乖了不少,知道闷声发大财了。沐羽这会儿故意给他送把柄,他又焉能不会好好利用?这简直就是赶着送上去好叫沐云书向天下发檄文,说现在坐在位置上的这谦王是个假货、是那帮叛党为了有个名正言顺的反叛理由找来的替身。等他摆脱掉自己一身污名、得到北周大部分百姓和世家的认可支持后, 届时沐羽再出几个昏招,他想打回京畿来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